大宋傳奇之趙匡胤,在描述趙匡胤的一生,這位大宋皇帝的作為、人格特質讓人相當敬佩。
趙匡胤的人格特質是非常寬厚,何以見得呢?他對弟弟趙光義的所作所為,都秉持著一顆仁慈的心態
,身為皇帝,難道不知道其弟的野心或者企圖心嗎?他的所作所為一定都可以看出端倪,可是趙匡胤
致使都對他的弟弟保持信任的態度,這樣是對的嗎?很多人會覺得趙匡胤這個皇帝當的實在是不像個
皇帝應有的作為,才導致他最後走向暴斃的狀態。
其實趙匡胤並沒有錯,他沒有殘害他的手足,他愛惜他的胞弟,即便他的胞弟鑄下大錯,很多時候,
趙匡胤都是以一顆仁慈的心態看待。人的一生功過取決於他的作為,權力、富貴等,在當世何等風光,
可是,一旦闔眼,就什麼都付諸塵土,生命的價值內涵取決於什麼?取決於自身的作為,趙光義鬥了大半天,
做了那麼多不應該做的事,從鑄下大錯後,就不停地必須用更多的錯誤手段去掩蓋彌補,
趙光義憑什麼可以當上皇帝,而非趙匡胤的兒子繼承呢?因為太后(趙匡胤的母親)提出兄終弟及的遺旨。趙匡胤遵從,使
趙光義即位,但是趙光義難道不需要遵從嗎?怎樣可以不遵從呢?趙匡胤的2個兒子離奇死亡。
趙光義的胞弟也是暴斃而死,雖然在他當皇帝的時候可以掩蓋,但事實可以推測,難免會推測為趙光義所為。
趙光義當皇帝短短十幾年,但是生命是永恆的,即便是後代也有可能承襲這些狀態,所以這樣值得嗎?
趙光義的大兒子本來十分優秀,被趙光義視為接班人,但是得知自己的胞叔暴斃,神智不清,所以無法繼承。第二個兒子,
也是在戰爭中戰死,所以由第3個兒子繼承,但是傳了2代後,趙光義的孫子不孕,所以沒有子嗣,因此王位再度回到
趙匡胤的後代子孫手中直至被元朝取代。
趙光義紛紛擾擾爭鬥的那麼久,壞事做盡,終究是一場空。